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作者:由心 发布时间:01-01 08:00 点击咨询

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适应是以自我调整来适应环境或情境的状况,老化是个体生命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过程。值得重视的是,个体应如何适当地调适自己以适应老化过程所带来的改变。


(一)对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和对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备

对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备,应包括对生理机能的衰退、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离退休等社会角色与活动的变化等方面做好思想准备。这些方面都是人生历程中自然的发展变化,需要具有坦然面对的勇气,需要做好迈向新的人生阶段的准备,以适应新的老年期生活。


(二)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

当老年人失去了某种角色和活动能力,较好的适应方式就是角色和活动方式的转换。这种转换的主导因素是个体寻求适应自己的活动内容并积极参与,从中获得新的满足感,如安排好退休后的生活。有条件者,应尽量继续发挥余热,参加一些适合自己体力和专业的社会活动。没有条件者,也好培养兴趣爱好,如钓鱼、养花、练习书法和绘画、参加文体活动,上老年大学等,使生活丰富多彩。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应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脑力活动,如郊游、打太极拳、下棋、跳舞、读书看报、看电视等。只要合理安排各种活动,就会感到生活充实,情绪乐观,这有利于克服老年人常有的老朽感、颓废感和空虚感,以延缓和推迟衰老。


(三)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

人的一生从小到老都体现自我的生活价值。老年人以毕生的经历积累了智慧和经验。毕生心理发展观认为,人的心理发展贯穿一生,特殊智力学说主张进入老年期之后,晶态智力还保持相对稳定,并随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呈上升趋势。老年人群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无论在专业上、在社会活动方面,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都要有意识地、积极地选择并确立发挥智能和能力的生长点,尽最大努力体现生活价值。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可能,绝不要轻言放弃。


受尊敬是老年人的一种心理需求。老年人在社会中是弱势群体,对社会的“冷淡”很敏感,希望得到关心和尊敬。这是老年群体共同的心理特征。老年人要善于维护老者的尊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人葆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本身就是自我尊严的体现。


(四)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老年人生活中与配偶的关系最密切,老年夫妻之间的关系是儿女所不能替代的。一项“老年人健康所需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调查”中,请离退休老人填写问卷,其中关于“家庭”一项有四个条件:

1、子女关心体贴老人,主动帮助父母做事情。

2、经常与老人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和睦相处。

3、子女为人正派,有上进心,努力工作,不让老人操心。

4、夫妻关系和睦,互敬互爱,感情上相互依恋,生活上相互照顾。


请老年人判断、选择,在这四个条件中,哪些与老年人的精神愉快、健康长寿关系密切。结果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第四条(75%),可见老年夫妻恩爱是老年精神愉快、生活幸福的最重要支柱。老年人选择的第二位是第三条,即儿女的良好人格与上进心。其实第三条就是第一条、第二条的前提。所以,家庭和睦和子女的孝敬又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


(五)深化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

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是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老年人常有孤独感,遇到烦恼需要有谈心的对象。谈心的对象主要是亲人、老朋友、老同事和近邻。老年人的普遍问题、共同的心理需求可以拉近老年朋友之间的距离,可谓“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之交老更亲”。老年人的交流方式主要是通过探望和互通电话来谈吐心声,交流所感,从中得到精神安慰,体验亲情和友谊的满足感。


(六)避免逃避式的适应方式

有研究者把老年人适应老年生活的模式划分为五种类型,即成熟型、安乐型、防御型、愤怒型和自怨自艾型。


有的老年人面对年老的各种条件的丧失,感到无能无力、难以应付,便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如自我孤立、焦虑烦躁、酗酒、服用某些药物以麻痹自己,乃至自杀等。


为了转移逃避方式,可以自我设计并建构防御方式,选择并运用各种适宜的活动来排除焦虑、苦恼和恐惧,这对转移逃避式的消极适应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如果回忆往事遭遇“心结”或者面对某种难以解开的纠葛而不能自拔,千万不能自我封闭,自己尝受痛苦煎熬,一定要积极地寻求朋友帮助和心理援助,以获得化解,从而享得心理上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感受。


总之,延缓老年人衰老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减少老年病的发生,提高健康寿命,减少带病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