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家庭


作者: 发布时间:01-01 08:00 点击咨询

爱情、婚姻与家庭

一、爱情

(一)爱情的定义: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二)爱情的特点

1、爱情一般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不含同性恋。

2、爱情是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没有爱情体验。

3、爱情时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4、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

5、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

(三)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1、依恋:卷入爱情的双方在感到孤独时,会高度特异性地去寻找对方来陪伴和宽慰,而喜欢的对象不会有同样的作用。

2、利他:恋爱中的人会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3、亲密:恋爱的双方不仅对对方有高度的情感依赖,而且会有身体接触的需求。性是爱情的基础,是爱情的核心成分。

(四)爱情的发展阶段

1、取样与评估

男女双方在某一群体中选择愿意交往的对象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往的收益与成本以及相互抵消后的盈余。如果收益及盈余超过自己的期望值,那么对方就会成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2、互惠

在此阶段,男女双方尽可能地交换收益。如一起聊天,互赠礼品,共同讨论有兴趣的话题等,在交换中,随着双方互惠增多,两个人的亲密感也随之增强。

3、承诺

双方认为从对方得到的收益大于从其他异性那里得到的收益,因此停止与其他异性的交往,双方的关系相对固定,开始一对一地频繁交往。

4、制度化

随之亲密感的不断增强,双方都觉得离不开对方,但又担心对方离开自己,希望能通过契约的形式将双方关系制度化,如订婚、办理结婚手续等。契约使双方的关系具有排他性,要求彼此忠诚。

(五)爱情的形式

1、浪漫式

双方初次见面即相互喜欢,一见钟情。

2、好朋友式

爱情是一种深情厚谊,是长时间培养出来的。

3、游戏式

爱情像游戏,“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

4、占有式

“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

5、实用式

找能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或实际需求的人。

6、利他式

“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爱的人受苦。”

 

二、婚姻

(一)婚姻的定义

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即婚姻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建立的。夫妻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婚姻行为决定于婚姻动机。婚姻的动机不仅是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满足夫妻双方的性需要,继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而且还包括经济方面的考虑。婚姻的动机一般来说有三种,即经济、繁衍和爱情(包括性)。有学者认为,上古时代,经济第一、繁衍第二、爱情第三;中古时代,繁衍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现代社会,爱情第一、繁衍其次、经济第三。现代社会,由于妇女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个人自由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追求,所以爱情变成婚姻的主导动机,而后是繁衍动机和经济动机。

(二)夫妻关系的类型

1、爱情型

爱情型有两种亚型,一类是由美貌与性吸引而导致结合的。这种类型隐藏着一定的风险,美貌及性魅力会逐渐地减弱,假如婚姻缺乏其他基础,或不能过渡到以双方人格相容性为基础的爱情,那么这种婚姻往往容易出现危机;另一类是以人格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为基础的结合。由于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像体型、性魅力那样易变,所以这种结合一般能使婚姻平稳而幸福。

2、功利型

功利型的婚姻是以爱情之外的出身、学历、财产、社会关系等条件为基础的结合,因此,当夫妻双方的收益与成本基本平衡时,婚姻能持续,双方感到满足。其风险是,如夫妻双方的收益与成本不平衡,往往出现不满,导致危机。同时,由于夫妻关系的理性色彩浓厚,难以获得爱情享受,往往在双方关系紧张时,一方或者双方寻找婚外情,从而导致关系破裂。

3、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平等合作型的夫妻双方平等地分担家务,分工型的夫妻双方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工,料理家政。这两种类型的共同点是,双方均进入自己的角色,又对对方有相应的期待,彼此都认识到双方在家庭中的价值,有较强的责任感,家庭生活较为和谐、稳定。

4、建设型

建设型的夫妻双方在共同目标下勤勤恳恳地工作和生活。他们在生活中勤奋、肯干,能抑制家庭过度消费,在共同努力中感受生活的意义,使婚姻维持与发展。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精神生活不够丰富,当达到目标后,一方可能变得满足,继而懒散,以致关系出现裂痕。

5、惰性型

惰性型的夫妻双方会迅速地对婚姻失去热情。他们不能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愿进行新的尝试,只希望按老样子生活,没有紧张、冲突,也没有乐趣,缺乏享受和乐趣,这种样子对婚姻有涣散的作用。

6、失望型

失望型的夫妻双方在新婚时百般地努力,力求建立美满的婚姻生活,对婚姻有很高的期待。但他们不久就发现,婚姻生活中有种种不满意,“现实不理想,理想不现实”,对方的表现也远非当初所料,因此感到失望。

7、一体型

一体型的夫妻双方在较长的共同生活中相互体贴、合作,在性格、爱好、习惯上彼此适应,融为一体。双方均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相敬如宾,心心相印。此种类型的夫妻关系稳定、美满,不足之处是较为封闭,如一方离去,另一方寂寞难忍。

 

三、家庭

(一)家庭的定义

家庭作为一共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以及收养关系构成的。

(二)家庭的特点

1、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

2、家庭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其成员之间有较多的面对面的交往,有直接的互动与合作。

3、与其他社会关系比较,家庭关系最为密切、深刻。它包括性、生育、赡养、生活、事业、经济、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关系。

(三)家庭的结构

1、家庭成员的数量。

2、代际层次:在家庭代际关系中,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由代际不同产生的代沟)。

3、夫妻数量: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家庭中有几对夫妻,就有几个核心。核心越多,家庭越不稳定。

(四)家庭结构模式

1、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2、主干家庭:由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如父、母、

3、联合家庭:由夫妻与两对或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4、其他家庭:上述三种类型外的家庭,如单亲家庭、丁克家庭等。

(五)家庭的功能

1、经济功能

经济是家庭功能的重要基础,包括家庭的各种经济活动,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理财等。

2、性的功能

夫妻性生活是婚姻关系的生物学基础,夫妻之间的性关系是社会(法律、伦理与道德)认可的性关系。

3、生育功能

家庭是社会的生育单位,种族繁衍的重要保证。

4、抚养与赡养功能

抚养与赡养功能具体表现为家庭代际关系的双向的义务与责任。抚养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抚育、培养;赡养是下一代对上一代的供养、帮助。

5、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教育,其中前者最为重要。

6、感情交流功能

感情交流是家庭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影响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7、休闲与娱乐功能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与娱乐从单一型向多元型发展,日趋丰富。

(六)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

1、社会与环境因素

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风尚、人文环境以及所在的地域(社会)等,都会影响家庭的功能。

2、家庭成员的素质

家庭成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环境素质、生理与心理素质等,也会影响家庭的功能。

3、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距离

家庭成员之间如距离过大,则交往、沟通困难,相互关系会变得疏远;家庭成员之间如距离近,则接触过于频繁,矛盾、纠纷可能就多。因此,家庭成员之间既要有适当频率的接触,又要保持一定的人际距离,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处于最佳的状态,从而更好地发挥家庭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