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的人格特征


作者:由心 发布时间:01-01 08:00 点击咨询

老年期的人格特征


(一)老年期人格特征的稳定性

国外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人格表现出基本稳定的倾向,这说明老年人人格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也并不容易发生大的变化。


(二)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

1、不安全感

老年人的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和经济保障两个方面。人到了老年,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逐渐发生器质性和机能性变化,常患各种疾病。在经济方面,主要表现在对生活保障和疾病的医疗、护理保障的担忧。


2、孤独感

老年人的孤独感较为普遍,且来自各个方面。由权势失落而诱发的孤独主要发生于离退休的领导人员;群众失落感和信息缺乏是多数离退休者对退休生活的不适应所致;最普遍的是老年人在家庭关系中的失落感,老年人渴望并追求天伦之乐,良好的家庭关系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如果子女由于种种原因忽略或忽视了对他们的关心,很少与他们沟通,家庭中的老者就会体验到孤独和苦楚。


3、适应性差

老年人不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新情境,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态度逐渐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习惯,较少主动地体验和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学习新东西也有困难,对意外事件的应变性也较差。


4、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

老年人倾向拘泥于刻板行为。有的研究发现,人到50多岁以后刻板性就逐渐增强,此后各年龄组均呈现显著差异。老年人经验丰富,也注重自己的经验,并希望子女接受自己的经验方式。对由此而引发的矛盾不易理解,从而喋喋不休,爱发牢骚。


5、回忆往事

老年人的心理世界逐渐表现出由主动向被动、由朝向外部世界向朝向内部世界的转变。因此很容易回忆往事,遇到事情也容易联想到往事。越是高龄,这种回忆往事的趋势越明显。


(三)造成老年人人格变化的因素

1、生物学的衰老

在生物学衰老中,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大脑的衰老,如脑重量减轻等,另外还有由感觉器官的衰老造成的视力和听力的减退,如听觉障碍的老人容易畏缩,思想顽固。


2、心理上的老化

心理上的老化主要指老年人自己是否意识到自己已经苍老,即人本主观上是否觉得“已经老了”。一旦老人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之后,便会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丧失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从而影响到人格的变化。


心理上的老化还表现为疑病和对死亡的恐惧。死亡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当老年人意识到自己在逐渐走向这一归宿时,多数人都会感到恐惧和焦虑。


研究表明,对死亡的恐惧与老年人抑郁症有很高的相关度,疑病的产生与恐惧死亡也有关系。疑病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死亡恐惧的一种防御反应或过度关注。


3、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由于老年人的衰老,其社会关系逐渐减弱。通常,造成他们与社会、与他人关系减弱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社会疏远老人;二是老人退出社会。比如退休,虽属正常现象,但由于退休带来的空虚感以及家庭成员关系的变化等,势必会给老年人的人格造成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