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家就像一个世界的小缩影。去过一些人的家里,有的房间里每一个台面,每一寸平面都摆放了东西,有装饰物,也有杂物。还有一些人的房间,各个角落堆放了长年累月积攒的杂物,或者一直也用不到的物品,东西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少。有些人的家里看起来表面规整,目力所及干干净净,但是打开柜子,就会发现里面杂乱无章,几乎再也塞不下进新物件了。

 

2016051617374385091.jpg


现在的生活,物质越来越丰富,甚至到了过剩的地步。我们不再感到满足,而且觉得东西永远不够,空间永远不够,房间里最重要的往往不是生活空间,而是储物空间。

 

我们任意打开一扇柜子,随手拉开一只抽屉,可能都会发现许多早已忘记的东西,原来它们一直在那里。如果不是翻出来,不知道何时才会被想起而重见天日。它们已经很久没有被使用了,它们唯一的作用仿佛就是,在看到它的一瞬,提醒自己,它有朝一日可能还会被用到,于是又被放回原位。

 

这些摆放在表面的东西很像我们的情绪和思绪,而装载它们的房间,就是我们的心。如果东西满满当当,我们的心也是沉甸甸的,如果东西凌乱不堪,我们的心也在受着干扰,总是心烦意乱。我们在外奔波一天回到家里,总是希望获得一份舒适和宁静,抚平疲惫,积蓄能量。但是如果望着参差不齐杂乱无章的东西,就像是生活中千头万绪的事情,漂浮在眼前,让我们的心情很难平静下来。

 

柜子里的东西仿佛我们的回忆。平时回想不起它的存在,偶尔打开柜门,会发现很多许久不用之物,于是连带想起了这件物品的来历,使用过往,封存的缘由。也有一些东西,看到它尘封在箱底,甚至已经彻底忘了它的来龙去脉,怎么也想不起它为什么会在这里,你心里会疑惑,它是否曾经真切地属于自己。还有一些损坏的物品,或者已经彻底过时,再也没有用武之地的东西,依然放在那里,只是因为舍不得。它的身上可能留着一些过往的片段,它没有丢失,也就证明了过去还不曾走远。

 

这些已经没有功用的东西,占据着大部分的空间,就像很多回忆,不管愿不愿意想起,都霸占着我们的脑海,每每触碰一次,都影响了我们的心绪,每当仔细端详,都牵扯了我们的精力,让我们止步不前,原地徘徊。尽管把东西藏在了看不见的角落,但是它们依然在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

 

对于物品的留恋,就是我们对人和事的执念。我们对待物品的态度,就是对待人和事的态度。我们与物品的关系,就是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有些人不停往家里买各种用得上或者用不到的东西,家里自然也堆满了用不到的杂物。他要用物品填满内心深处的需要,而东西越多,与外在的关系越纠缠不清。有些人舍不得丢弃任何一件物品,物品附加了更多个人主观的评价,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价值。就像我们对于某些已经失去的关系,赋予了许多个人感情色彩,越是失去,反而越变得重要。面对失去,除了可以怀着曾经的美好去纪念它,失去本身还意味着遗憾、伤感、破裂、悲伤、毁灭等等负面的信息。我们妄图留下那一点点美好,同时也就始终携带着它所包含的负性力量,不能做到真正放下。

 

望望旧物残破的表面,摸摸触及的满手灰尘,想象把物品拿在手中,最后回顾一遍跟它有关的记忆,以此作为纪念,以此作为终结。再把它们都一件件装好,运出房间,远离自己的心房。好比每年除夕前的大扫除,仪式感般的清理一番,辞别旧物才能迎接新的生活。

 

心的容量,并不在于可以塞进多少东西。心的空间是自由无限的,它可以容纳,也可以腾空。它是包容自在的,它就是广阔的;它是拥挤无序的,它就是狭小的。

它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