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婚姻变化与家庭变迁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人历来重视婚姻的稳定性,“白头偕老、相伴到永远”既是新婚夫妇自己的期望,也是周围亲人、朋友们对其衷心的祝福。在不同时代,婚姻与家庭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与困难。

 

21世纪以来,中国开始进入“衣食无忧奔小康”的阶段,婚姻家庭的主题也不再是吃饱穿暖、家庭团聚,而是要在婚姻中获得幸福、满足彼此的情感需要、获得平等与尊重、理解与支持等。

 

但是,由于“感情含义的不确定性以及建立与维系感情的难度”,反而使人们对婚姻质量产生更大困惑、对婚姻有更多失望,从而影响了婚姻的稳定性。

 

随着社会的改变,家庭矛盾,尤其是婆媳矛盾和男女职责冲突越来越激化。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家庭结构随着农业经济的解体和传统习俗的弱化,正在从传统大家庭、男子主导式结构向着西方的独立小家庭、夫妻共同主导式结构转化。

 

对这种转化的渴望,在城市的年轻女性身上,特别明显。而她们的丈夫们,则不那么热切。她们的(尤其是来自农村或落后地区的)父母公婆们,则基本上抗拒。这就导致了婚姻内部的稳定性很难维持,家庭矛盾愈演愈烈。

 

现代婚姻观念的变化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无论东方西方,传统的婚姻都是以娶妻生子、传宗接代为目的的。但随着西方社会自由、博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甚至是避孕技术的产生,追求浪漫爱情和个人享乐主义的婚姻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以单纯满足生理和传宗接代需要为目的的互助式婚姻。

 

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趋势,现代社会的夫妻双方更强调感情的融合,志趣的相投,生活的幸福,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高稳定、低质量的“维持会”式婚姻。


6b8eac776a1c7cd2851be1804144abe8.jpg 


性格不和仍是离婚的第一大原因,而在性格不和之后的潜台词可能有许多内容,诸如婆媳不和、经济纠纷、一方不顾家,甚至是性生活不协调。

 

既然婚姻的目的是享受爱情,享受快乐,当爱情变成亲情,婚姻生活被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所充斥的时候,婚姻就被一些人视为爱情的坟墓,冲出围城就不需要其他理由了。

 

当这种观念为社会所接受,自然就会得出离婚率上升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是人文主义精神胜利的结论。

 

对离婚行为从厌恶、鄙视到宽容、理解,从双方势不两立到好离好散,这些观念上的转变,使离婚完全成为个人私事,而不再受到社会舆论和道德观念的制约,正是在这种宽容和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当夫妻关系出现问题时,更多的人直接选择了离婚,而不是设法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

 

但说到底,婚姻走到一定的阶段,都避免不了“平平淡淡”,感情的维系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彼此在这段婚姻中究竟需要的是什么,大概是每一对夫妻都应该思索的问题。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婚姻,更多取决于我们出自什么样的需求,而将婚姻经营成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对婚姻需求的态度。那些需求次序有先后、主次的侧重之分,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婚姻中人对一些需求作某种取舍,这些都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婚姻形态。

 

打个比方,一桩婚姻如果只停留在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包括维持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等需求,那么这个层次的婚姻很简单也很直接。因为一个人只因为缺衣少吃或生理需求找婚姻的话,那他们之间的关心很单纯很明确,就像是易货贸易。当然在物质社会里,物质婚姻的存在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它不仅仅解决了“如何生存”的问题,而且可能最大限度地解决“如何更好生存”的问题,毕竟物质婚姻可以最大程度并最为优先考虑或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即婚姻所包含的利益成份。

 

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满足于这样的物质婚姻。社会生活中的人们还需要得到更多,需要得到身心的安全感,需要得到情感的连接,需要得到地位得到尊重,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实现各种理想。在满足这种高层次需求的过程中,婚姻可能是一种特殊的途径。

 

其实,一桩婚姻不管有着怎样丰富而深刻的权利、义务、责任含义,它所涵盖的内容却是一个人选择婚姻、维持婚姻的原动力。但没有一桩婚姻可以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生活是复杂的,人的需求也不是那么简单,因此人在生活中才有那么多的困惑,这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觉察、平衡。

 

假设婚姻的各种需求构成的是一座幸福美丽的宝塔,那么,你在这宝塔的第几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