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情

 

急急如律令,一个电话,周六的面询提前到了今天。

 

发生了什么?

助理说:“不想上学了,妈妈很着急。”

妈妈说:“没法交流,说只有G老师能听懂他的话,这不赶紧就来了。”

小K耸耸肩,不置可否。

 

头脑里迅速过了下,这周正值期末考,现在说不想上学,应该是不想考试吧?第一个问题问出去,果然。

 

来吧,既来之则安之。安顿好妈妈,我和小K开始了今天的面谈。


23.jpg

 

小 K

 

男,16岁,初中时与冰球结缘,赴美学习两年。回国后发现因父母一时疏忽,导致学籍丧失,不能在体制内高中就读,且无法参加高考。于是在父母安排下,进入某国际学校学习,准备三年后再度出国。继续走国际路线,成为了无奈之下最好的选择。

 

两个月前,小K因为“抑郁”第一次来中心。

 

据说之前曾就诊于某医院精神科,开了药,没吃,也在别的机构做过几次咨询,并一直接受学校提供的心理辅导。效果不明显。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感觉糟糕,不想见人,不想上学。

 

一个小时交谈下来,发现小K抑郁特征并不是很明显,“那几天”也很规律,无论间隔还是持续时长,在家休个三五天,回到学校就又活蹦乱跳没事人似的了。

 

首询,对小K最强烈的感觉就是不像个孩子,太周到、太懂事、太彬彬有理,表达简洁有力,小剂量释放主导的能量,像个小绅士,自己骑个摩托来去,头盔手套一应装备超级拉风,咨询结束离开,还在客服上留言,请助理替自己再次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整个过程,完美。大概只有谈到不想上学的时候,我才能从小K的眼睛里看到16岁,才有了短暂的触碰到真实的机会。我知道不能急。

 

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回到开始那一幕。

 

孩子不上学,不参加考试,妈妈着急,爸爸随后也匆匆而至,一脸焦躁。而我,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直觉告诉我,这是真正的开始,无论从咨询时机上看,还是从咨询前短暂交流中获得的有关信任的信息。

 

不出所料,咨询进行得很顺利。我们可以触碰情绪,也可以讨论感受,小K许我看到了一个过早经历了寄宿、留学的,人人赞誉独立的孩子内心的慌乱,看到他有多么需要被听到、被看到、被理解、被认可,他也让我看到,在父母眼中英文比中文好太多的他,其实有着怎样的表达障碍,承受着怎样的压力……

 

小K说:“我最想要的,其实就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就是有那么一个人,能听懂我说话,耐心细致地教我,该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长大。”

 

最终,小K同意我把他的情况转述给父母,以获得现实层面的帮助,也决定通过持续的心理咨询,更多地了解和成长自己。

 

咨询结束时,小K有点羞涩地对我说:“老师,只有你能听懂我,只有你能够说出我想说的话,能不能,暂时做我的翻译?”“嗯,成交。道路远且长,我们慢慢来。”



55.jpg


关于倾听的一些省思

 

咨询结束,想了很多。电影《阿凡达》里,人与人之间打招呼,说的不是你好,而是“I see you”,他们真正深层的交流,靠的不是说,而是听,是看,是触碰和感应,人也许不认识人,但灵魂认识灵魂。而作为咨询师,真正地积极地倾听,带着开放和接受的态度,全然在场,放下评判和解释,用心而不是用头脑......这才是与他人高质量同在的一种表达,可以帮助来访者褪去伪装,说出内心真正的负担。

 

1、听什么?

 

来访者以一种基于事实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故事,描述情境。对于咨询师而言,这些经历带给他的冲击和影响才是最根本的:他是怎样感受的?怎么想的?他是如何应对这些经历的?他说出来的是什么?未说出口的又是什么?他通过行止眼神表情习惯,传递的非语言信息又是什么?

 

2、提问

 

提问的目的在于带着来访者回到他自己,引出更多的觉察。提问的首要目标并不是获得信息,而是,通过这些问题把来访者带到他自己面前:

 

“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做了什么?”

“你还可以做些什么?”

“你现在有着什么样的感受?”

“你觉得这个感受在提示给你,你有着怎样的需要?”

 

我们的问题倾向于打开一个空间,而不是侵入一个什么地方,那些问题也不是审问式的,而是邀请式的,无论对方是否准备好袒露内心,我们都要予以完全的尊重。要避免分析,避免以思维为中心,避免臆断、心理评估、贴问题标签。

 

3、镜射

 

咨询师的功能,并不在于我们要向来访者解释他有一个怎样的问题,他为什么有这样的问题,而在于,我们如何帮助来访者看清自己,在“问题”面前,如何识别,如何转化,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与节奏。

 

镜射始于真正的倾听,关注人,以及“现在的你正经历着什么”这个过程。以己为镜,照见来访者未看到的自己,并且反射给对方,让他看到。这些信息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