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案例


作者:由心 发布时间:01-01 08:00 点击咨询

58d9c8a2b4ac2.jpg

案例一

 

        刘女士,33岁,公司文员,孩子上小学,丈夫常年忙于事业,作为一个工薪族,不仅要忙自己的事业,还要忙所有的家务,并且每天接送上小学的女儿,督促她每晚的学习,几乎没有休息和给自己充电的时间,再加上做事情动作相对比较慢,所以觉得每天的生活工作都在疲于奔命,身心都很疲劳、憔悴不堪,没有心情打扮自己,也无力和丈夫交流,甚至连夫妻生活也越来越少。内心有强烈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觉得再这样下去,肯定会失去健康和幸福。

 

        咨询师评述,疲劳是现代人的通病,其实这样的疲劳更多的来自于心灵层面上的疲惫。当人们倦怠了现实的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缺少目标的时候,自然就会缺乏激情。人生因为有希望才会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和激情,而希望是来自于目标。在生命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人,显然要比那些仅仅忙于生计的人要更有活力,而心累了是因为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我们的内心轻松了,自然也就不会觉得累了。


07.jpg


案例二、口吃

 

        来访者小吕,为自己口吃这个毛病所困扰。工作中,小吕从事业务工作,需要向客户推销自己的产品,然而小吕认为自己有口吃的毛病,没有办法流畅地表达自己,因此很多生意都没有谈成功,事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不仅如此,口吃还差点酿成大祸,某年冬天小吕回家发现女朋友煤气中毒晕倒,他情急之下拨打110报警电话,却无论如何说不清发生了什么,虽然女朋友最终及时送院,但这件事对于小吕打击很大,使他更加认定自己口吃的问题非常严重。

 

        咨询师述评,口吃病并不是一种器质性病变,而是心身疾病的一种,首先,需要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口吃现象,小吕将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困难都归罪于自己的口吃,因而每天想方设法消灭口吃。而事实上,正常人在紧张的情况下都会有口吃的现象,另一方面来访者背身的口吃现象并不严重,咨询师让小吕领悟到这两点,正确认识自己所谓的口吃,减轻他对于口吃的心理负担。


        使来访者接受口吃的症状,学会带着症状生存,当来访者不再把全部精力用于和自己的症状作斗争,重新投入生活的时候,来访者的症状自然会得到缓解,进而消失。当然,他以后口吃还可能出现,但是如果小吕以平常心对待,口吃也会渐渐离开他。


17.jpg


案例三、死亡恐惧

 

        小美是一个害怕谈论死亡,甚至害怕看到与死亡有关事物的女孩。这种感觉源于她上小学时的一件事:“五一”期间,姥姥去世了,家里人为了让她准备考试,直到七月份考试结束才告诉她,这件事让她无法释怀。小美从小是姥姥带大的,至今小美也不能接受姥姥去世的事实。十年后的某一天她得知前男友意外死亡,这使她对死亡恐惧进一步加深。此后每当看到电视上血腥的画面,小美都精神高度紧张。她家附近有一家寿衣店,旁边是一家商店,她为了回避寿衣店,都绕道去较远的商店买东西。有一次晚上着急买东西去了附近那家商店,出来看到寿衣,当时头晕、害怕,回家后精神恍惚,失眠,无精打采。

 

        咨询师述评,小美在叙述丧失事件时,表现出强烈的情感体验,并且采用回避、否认的防御机制应对内心的悲伤、愤怒、内疚等,这说明逝去的姥姥、男友所引发的哀伤背后还潜藏着一些情结。经过深入挖掘,可以了解小美的死亡恐怖症只是表面现象,导致这种症状的直接原因是亲人逝世体验到的分离焦虑。激起这种焦虑的的情结是小美童年来自父母的情感忽视,以及由此形成的“拒绝、冷漠”的父母客体形象。由于没有感到父母给予足够的情感需求,小美需要的“理想父母”的需要未得到充分发展,于是小美寻求到了更理想的依恋客体,姥姥和男友。通过咨询,小美学会了表达哀伤,充分宣泄了对依恋客体丧失之痛以及对父母情感忽视的愤怒,提高了情感表达的能力。